2.19.2014

《最笨和最美麗的決定》二十四、「獅子食羚羊,又唔見有人話殘忍。」

人與動物之間最重要的分別不在生理,而在思想。正因人類會思考,我們才有分辨是非善惡之心,才自覺比其他動物強大,才自覺配稱萬物之靈。人類不似動物般只靠本能來活,我們懂得思考,可以用思想改變習慣,甚至可以以思想凌駕本能。當我們破除種種食肉的習慣,吃素這念頭就會漸漸注入內心。

云云動物中,只有人類才會為滿足口腹之慾而食,其餘所有動物只會為生存而進食。獅子獵食出於本能,飽餐後即使羚羊成群而過,牠們只會對獵物視若無睹,靜靜地走到一旁休息,會獵殺,也是出於自衛。至於大蕃薯呢,在自助餐明明吃了平時的兩倍食物,見到侍應端出甜品,怎樣都要勉強吃幾口,為的不是填肚,而是「好味」。人類只需吃素就能生存,毋須吃肉就能活下去,甚至比吃肉更健康,既然如此,就無必要吃肉啦。

有人認為人類食肉就是作為獵食角色,有助平衡生物數量。在野外環境中,大自然的確需要肉食動物來平衡獵物的數量,可是現代社會的肉類都非出自野外,而是經工廠農場大量生產。跟其他商品一樣,供應會隨著需求而上升,人類吃肉愈多,工廠農場就多強迫家畜受孕,多想辨法催谷動物生長。換而言之,現在身在工廠農場內受苦的動物是因為我們才會出世,牠們會存在世上,是因為我們要吃肉。如果全人類都吃素、拒穿皮草、拒用出自動物身上的產品的話,工廠農場就再無存在價值,可見工廠農場以外、野外之中根本不用勞煩人類去平衡生物的數量。


《最笨和最美麗的決定》

寫在前面

小小蕃薯

戒吃牛肉

我家小兔教我的事之一:第一次素食

茹素一週

皮草

魚、蚱蜢、白老鼠

媽媽吃素了

但喺呢舊叉燒真喺好好味喎

我的靚女室友

享受享受

十一妳可以不再吃肉了

十二冷水

十三台灣之旅的約定

十四淡淡然

十五我家小兔教我的事之二:由蛋奶素到純素

十六蛋撻、菠蘿包

純素、蔬食?

十八比利時朱古力

二十一、另一個世界

2.08.2014

《最笨和最美麗的決定》二十三、未吃過的食物

吃素之後,身邊親友常嘆道:「有好多美食你試唔到啦。」

的確,吃素似為人生添上幾個遺憾,其中之一就是無法知道那些未食過的肉類菜餚味道如何。但且換個角度想想:如果大家新認識了一位愛斯基摩朋友,極力推薦你嚐嚐海豹肉,大家意下如何?泰國朋友推薦的水蛇肉?更甚,食人族朋友推薦的人肉呢?以上種種,或者會有人勇於嘗試,但大部份人都會耍手擰頭吧?反過來輪到我們向西方人推薦雞爪、鴨腎、牛舌等華人習以為常的動物內臟呢?還有貓狗等野味?

無論旁人如何落力推薦,相信大部份人都不會覺得海豹肉、水蛇肉是美食,人生在世未試過會造成什麼遺憾吧?我們不能接受吃海豹肉、水蛇肉,因為我們覺得它們「很怪」,覺得牠們不是食物,只是野生動物。這種想法不就是從小到大受文化和教育而影響嗎?我們被告知豬牛羊雞鴨鵝是食物,獅子和大象就該在野外行走。因為自己的文化不慣吃企鵝和魚,牠們就不是食物?到底如何界定什麼是食物?

華人飲食習慣烹煮所有食材,某年小蕃薯見到從外國回來放暑假的表姐生吃一根蘿蔔(不是甘荀,是蘿蔔),小蕃薯也有點不敢相信:蘿蔔可以生吃嗎?現在回想,這又是受文化影響。大蕃薯以前覺得人類必須吃肉才能生存,部份原因是從小到大的習慣,吃肉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。習慣習慣,當我們習慣某事,就自然不會深入思考。反之而言,長期吃素之後,不管旁人如何繪形繪聲,大蕃薯都不會覺得肉類是美食,因為大蕃薯再也不覺得牠們是食物。

我們有什麼權利選擇豬牛羊雞鴨鵝做食物?因為獅子老虎等性情兇狠,不易圈養,我們就選擇較蠢較好欺負的豬牛羊雞鴨鵝?常說人類是萬物之靈,這樣恃強凌弱就是真正的強者嗎?真正強者會保護弱小。有些小孩子會把玩昆蟲,隨意踏死螞蟻,我們都知道那不等於強大,而是不尊重生命。以生物學角度分析,人類就是云云眾生中一種動物,生理構造雖與其動物不同,卻離不開類似結構,有頭有手腳,有眼有耳有口有鼻,有細胞有基因,只是數量和外貌不同。世上無人似我,別人總與我們有些不同,或是高低肥瘦,或是膚色深淺不一,但這種分別有多大,又可以有多大呢?



《最笨和最美麗的決定》

寫在前面

小小蕃薯

戒吃牛肉

我家小兔教我的事之一:第一次素食

茹素一週

皮草

魚、蚱蜢、白老鼠

媽媽吃素了

但喺呢舊叉燒真喺好好味喎

我的靚女室友

享受享受

十一妳可以不再吃肉了

十二冷水

十三台灣之旅的約定

十四淡淡然

十五我家小兔教我的事之二:由蛋奶素到純素

十六蛋撻、菠蘿包

純素、蔬食?

十八比利時朱古力


1.30.2014

《最笨和最美麗的決定》二十二、感冒日記

真正明顯改變在於蔬食之後。以前大蕃薯一年至少傷風感冒兩次,轉冷天時一次,轉熱天時一次,外加每兩、三個月一次頭痛。遇上壓力大之時,幾近每月頭痛一次,一年下來吃藥(尤其止痛藥)不少。自大蕃薯蔬食之後,只頭痛過一次,那是頭三個月的過渡期(由蛋奶素轉蔬食),之後到今日超過一年,大蕃薯都沒有頭痛,間中傷風感冒,即使發燒亦不用靠任何藥物退燒病癒(誠心感謝老天爺極力眷顧)。

那幾次生病,大蕃薯可說是自己醫自己,這是其中一次日記:

「第一日:起床後見喉嚨痛,自己知道那不是熱氣/上火那種痛,應是感冒初起,心感不妙,幾天後要考試啊......大蕃薯決定先靠喝水來消炎排毒。大蕃薯幾乎每隔一兩小時就喝下五百毫升的清水,除了讓喉嚨舒服些之外,喝水有助身體排毒,多少可將身體裡的病菌沖走。只是飯前一小時和飯後兩小時不喝,不然會影響消化。」

「第二日:喉嚨痛稍退,但居然開始流鼻水!!大腦轉數開始慢下來,隔幾小時就想睡。另一方面食慾下降了,大蕃薯決定一一順應身體要求,一方面繼續喝水,疲倦就躺在床休息。每餐份量減半,並停食較難消化的食物如堅果,少食澱粉如飯麵,多吃蔬果。這些都是大蕃薯按照身體發出的警號而做的調整。」

「第三日:喉嚨痛和鼻水退了,卻換來看似更糟的發燒。大蕃薯開始掙扎: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呢?或者至少吃些中成藥?其實心底裡知道發燒正代表身體抵抗系統運作了,體溫上升,新陳代謝加快,就能更快打退病菌。但大蕃薯躺在床上,感到體溫每小時上升一點,額頭由微溫變成燙手。兩天後就要考試,要是一直感冒會影響臨場表現的。到底靠自己來醫好自己可以嗎?畢竟大蕃薯從小到大未試過不靠任何藥物來康復,以前即使頭痛都要吃兩三次止痛藥;至於冬夏交替那兩次感冒,更必須靠一堆西藥,無一例外。

晚上十點左右,體溫應該升得夠高了,大蕃薯感到頭重重,卻又睡不著。要麼吃藥,要麼......不吃藥還可以做什麼呢?大蕃薯已一直喝水休息了。接下來大蕃薯做了一件很不科學的事:替自己的抵抗系統打氣。大蕃薯努力想像白血球吃掉細菌和趕走它們的情況,情況『唔科學』到那些白血球和細胞的形狀都非教科書裡學到那些(枉大蕃薯是理科生呀)......結果半小時之內體溫就開始下降了,第四日一早醒來只剩微溫。當然,退燒可以只是巧合地發生在那想像畫面之後,那種加油打氣根本與醫病無關。」





《最笨和最美麗的決定》

寫在前面

小小蕃薯

戒吃牛肉

我家小兔教我的事之一:第一次素食

茹素一週

皮草

魚、蚱蜢、白老鼠

媽媽吃素了

但喺呢舊叉燒真喺好好味喎

我的靚女室友

享受享受

十一妳可以不再吃肉了

十二冷水

十三台灣之旅的約定

十四淡淡然

十五我家小兔教我的事之二:由蛋奶素到純素

十六蛋撻、菠蘿包

純素、蔬食?

十八比利時朱古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