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.29.2014

拒絕麻目

那場婚禮已經過了一個多月,當日上菜的情況,大蕃薯卻揮之不去。
大蕃薯對上一次出席婚宴已是十七、十八歲左右,對港式婚宴印象如下:大概六點半去到會場,排隊跟新人拍照留念,八時左右坐定定,播放新人成長片段,新人再出來講兩句感受就可以開席。菜式離不開乳豬、帶子、髮菜、鮑魚、炸子雞、蒸石班、炒飯炒麵,最後是糖水和生果。吃到第七、八道菜左右,新人會繞場一圈敬酒,之後十點半左右就會送客。
事隔多年,大蕃薯已經食素三年半,近年好多酒樓都有素餐,主人家替蕃薯一家訂了素餐,連未吃長素的蕃薯爸爸也願意一起訂,叫大蕃薯刮目相看(不過席間蕃薯爸爸仍吃了一片乳豬和半隻鮑魚,但總比以前大魚大肉要好)。酒樓願意預備素菜,固然值得感恩,不過整場婚宴鋪張浪費之景,卻嚇怕了大蕃薯。
酒席跟印象中差不多,唯一分別是:大蕃薯對食物的看法不同了,因此看到幾乎完全顛覆記憶的畫面。首先,記憶中的飲宴是豐盛;今日大蕃薯卻看到浪費:一般酒席有八道菜,還未計飯、麵、糖水、生果,這個份量遠超一般人正常食量,食到第六道菜【鮑魚】,碟上已經有剩食,剩得最多的是用來「墊底」的生菜,大家對一棵棵可憐的生菜視若無睹,卻大嚼那隻超高膽固醇的貝殼類動物。
第二,記憶中的飲宴是喜氣洋洋,今日大蕃薯卻看到破壞環境:要採集那麼多髮菜,到底破壞了多大片草地?雞和魚最後登場,根本乏人問津,犧牲了卻直接送去堆田區。雖然有部份賓客會帶牠們回家,酒樓卻只有發泡膠盒,當晚大概消耗了百餘個?大蕃薯不明白,人類壽命大概算百歲好了,那個發泡膠盒居然可以百年不化,到大蕃薯塵歸塵、土歸土之後仍可以完整無缺地躺在地底裡,人類怎麼會有這種發明?
第三,記憶中的飲宴是美味,今日大蕃薯卻看到屠殺:那三十幾隻豬BB,被殺掉、放血、烤焗、切片、挖目、再插上兩顆紅燈泡,成了第一道菜【鴻運當頭】。如果上述這些步驟用在一個人身上,哪怕只是一隻貓身上,恐怕那道菜要改名做【變態殺手】吧?
第四,記憶中的飲宴是享受,今日大蕃薯卻看到折磨:三十幾圍接近四百人,大部份都在開懷大吃,吃下比正常食量多幾倍的食物。為了那三秒鐘的味覺快感,忘記腸胃因此而受苦。酒席美食,無一不是高卡、高鹽、高糖、高脂,吃下肚裡只會引致高血脂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尿酸。大排筵席,受苦的不止生靈,更是我們自己。
婚宴過後,大蕃薯悶悶不樂了幾日。跟朋友略略談及上述見聞,總換來冷冷的回應:「係咁架啦。」「無辨法架喎。」「我哋無嘢可以做。」大蕃薯想了又想,到底還是拒絕麻目。正如當初吃素一樣,不過就是盡了七十億分之一的力量,也不是想改變什麼,只是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。堅持了一些時日,改變就出現了,全都是意料之外的收穫。大蕃薯認為,喜宴不應建基於煙霧和痛苦之上,大排筵席非但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,背後更是無盡的血和淚。短時間內,相信大蕃薯未有機會辨宴,但生日每年總有一次。由下個生日開始,簡約就好。
-------
餐桌小革命後記
原來蕃薯爸爸早已知道晚餐無肉,不過大家都心照不宣 =]
爸爸話,如果蕃薯媽媽要煮肉,就要用兩套餐具,多一番清潔工夫。為了減輕媽媽工作量,加上年紀漸長,要清淡飲食,就決定在家吃素。蕃薯爸爸好叻!接近半年無煮過肉,廚房明顯比以前乾淨,血腥味消失了,家中感覺更祥和。爸爸這樣支持我們,比什麼都要珍貴,感恩xN

8.23.2014

餐桌小革命

原來媽媽已經三個月無煮過肉,那就是說,仍未吃素的蕃薯爸爸,已經吃了三個月素晚餐,至少有三份之一時間肯定吃素了!媽媽這場餐桌小革命不知鬼不覺,連大蕃薯也要到今日才察覺。

吃素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,之前有講過,勸素並不是叫別人吃素的好方法,因為飲食是種習慣,習慣最難改了.....只要我們默默地吃,假以時日,旁人定會看到好處,好多都會嘗試吃少點肉。媽媽沒有強調要少煮肉類,只是慢慢減少晚餐肉類份量,由蒸排骨變成灼肉片,由煎魚變蒸魚,大魚變魚毛,然後一餐有肉、一餐無肉,就是這樣,兩三年之後,家裡幾乎無肉了!不過小革命要成功,大前提是美味的素菜,不然說服力大減......希望爸爸某天發現這小秘密,也不會太吃驚,亦能繼續在家吃素。說不定他早已發現了,只是跟媽媽一樣心照不宣 =]

能否完全吃素,除了要認同吃素的好處之外,也講點緣份吧。素食、環保並非比賽,要比較的話,總有人比自己做得好,在香港例子有周兆祥博士、區紀復先生等,大蕃薯拍馬都追唔上......如果今日能夠少食一塊肉,那就少食一塊肉,能夠吃素一日就一日,總之吃得舒服、坦然就好。

-------

香港堆填區即將爆滿,其實垃圾問題早已困擾香港多年,大蕃薯卻一直無下很大決心去減少製造垃圾。上個月趁放長假,大蕃薯決定給自己一個小挑戰,盡可能少用塑膠,為期一個月。在都市生活,主要塑膠來源有膠袋、飯盒、膠餐具等,要少用塑膠,方法好簡單,只需在背囊裡長放一個環保袋、一個餐盒和一支叉,這樣的話,不管購物、食飯、買外賣,幾乎不需用到塑膠。

帶齊上述三件法寶之外,最重要的是拼死不用膠袋之決心 .\ /. 例如有時無帶足夠環保袋,買餸太多,只好拿著一扎菜一梳蕉......

當然,世事係無咁完美嘅。實情係,大蕃薯會間中忘記帶餐具,一個月下來,用了一支新膠羹和一支飲管,還有那些預先包裝的零食和用品,數目不詳。要再少用塑膠,接下來只有少去超市購物,因為超市貨品好多都有層層包裝,多光顧街市和小店,少用膠袋之餘,份量彈性。

8.15.2014

生活實驗之一年唔開冷氣(四):尾聲

不經不覺,咁就挨過大暑同小暑,下個禮拜就到處暑,即將告別炎夏!
B先生:明明仲好熱,傻的嗎?
大蕃薯:唔開冷氣一段時間之後,身體逐漸跟上大自然節奏,即使變化些微,身體亦可以感覺到。前幾日剛過立秋,雖然氣溫維持三十度以上,起風卻比之前微微多了一分秋意。
B先生:之前咁熱,唔開冷氣,都唔知你點頂……
大蕃薯:除左打門窗通風及穿著薄身衣服之外,以下兩樣法寶係夏天必備:竹蓆、電風扇。竹蓆於各街市床上用品店有售,有竹製、仿竹兩種,後者以塑膠做成,熱功能比真竹稍遜。墊褥鋪上竹蓆,躺上去不一會兒,就有陣陣涼意由背脊滲遍全身。再將電風扇調校至合適角度,開弱至中度就可以啦。午夜之後,氣溫再降,此時相當涼快,大蕃薯甚至好幾次要起身調細風力。
B先生:係真唔係……除此以外,仲有咩消暑秘訣?
大蕃薯:夏日炎炎,多往郊外活動。市區高樓臨立,造成熱島效應,加上開大冷氣,令市區氣溫比郊區高幾度,行街當然好熱。去到郊區,有山、有水遮陰吸熱,加上無樓阻擋,陣陣清風,比市區涼快多了。以防中暑,記得多飲水就可以了。
B先生:呢個為期一年嘅(瘋狂)生活實驗接近尾聲,有咩得著呢?
大蕃薯:一開始的確有少少難忍,畢竟大蕃薯是都市人,開了十幾廿年冷氣。但堅持一個禮拜左右,身體就學識調節,當中轉變甚難以筆墨形容。以前自己大蕃薯徹底討厭夏天,覺得香港夏天又濕又熱,一到無冷氣地方汗流浹背同燥底。經過一個無冷氣夏天,現時外出,身體會適當地流汗,散熱之餘不至大汗淋漓。而最重要的是,今日自己不再討厭夏天。夏天不過大自然一部份,無什麼好討厭的。
古代無冷氣,所以古人對造屋相當講究,「坐北朝南」等是經年累積的學問。時移勢易,發明冷氣之後,都市人不再講究房子/單位坐向。對大蕃薯而言,冷氣遠遠不及自然風,將來各方條件允許的話,希望可以住在坐向及通風良好的單位裡面,過上冬暖夏涼的日子。

B先生:如果萬一……有人都想試下夏天唔開冷氣,應該點入手呢?
大蕃薯:最好五月頭天氣轉熱就唔開,只要忍到一個禮拜左右,之後就會適應。如果七八月先突然唔開,溫差太大,身體未必接受到,會較為辛苦。


生活實驗之一年唔開冷氣: